首页 都市小说 再造盛唐从扫平安史之乱开始

第三十四章 整顿府兵

  “殿下不用着急,想来马上就到了!”

  太子妃韦氏也出言安慰。

  “来了来了!”

  正当李亨心中焦虑万分之时,终于有小黄毛前来禀报。

  李亨大喜,从榻上一跃而起,不顾礼仪的冲出殿门迎接。

  “臣李泌拜见太子殿下!”

  “大郎,你我乃是兄弟何必如此多礼……快快入内,你我兄弟把酒畅谈……”

  李亨亲热的拉着李泌入内,随后还让自己的太子妃韦氏亲自给李泌倒酒,周围的人也是见怪不怪。

  酒宴之后,李亨向李泌使了个颜色,李泌当即装醉,李亨则以此为理由下令留李泌在宫中过夜。

  “快扶大郎入内休息!”

  待众人离开后,李泌睁开眼睛从床榻上坐了起来。

  “殿下急诏臣入宫,可是有大事?”

  李泌头脑清楚,吐字清晰哪有半分醉酒的样子。

  李亨迟疑了片刻,还是把自己派人联络吐蕃,袭击李恽欲嫁祸于李林甫之事说了出来。

  “殿下如何行此不智之事!”

  李泌虽然对李亨行此事不满,但不管是为了家族还是他自己跟李亨的关系都让他无法袖手旁观。

  李亨这时也主动认错,“我也知道错了,只是如今事情已经做下……还请大郎救我!”

  李泌思忖一番问道,“可知李恽是如何处置那卢循的,还有那裴皓与王忠如何?”

  “卢循被抓当夜就暴毙了,据说是自杀,裴皓被盗贼袭杀,王忠却是不知所踪!”

  李泌闻言松了口气,“即是如此,那殿下不用担心……不过那王忠却是一个隐患,绝不能留……”

  李亨道:“我已经命李辅国处理此事……”

  李泌点了点头,“如此就好!”

  李亨求教道:“孤是否需向信安王示好?”

  李泌道:“殿下万不可行此事,圣人之心想必殿下也知道,殿下只要一直以弱示人,定然无恙……”

  “可是那李林甫一直咄咄逼人……”

  李泌面露自信之色,“殿下不必担心,不管那李林甫如何相逼,殿下只要一直保持弱势就够了……李林甫不过就是圣人养的一条狗而已,只要让圣人感觉不到威胁,殿下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

  “多谢大郎,某受教了!”

  ……

  “哈哈哈,善,大善!”

  李恽看着眼前的蒸馏酒不禁大喜。

  他没有想到仅仅三天时间,张楚就真的弄出来了可以当酒精使用的蒸馏酒。

  “如此大功岂能不赏!”

  李恽不但按照承诺任命其为流外二等的典史攥典,还另外赏赐了钱二十贯,布帛十匹。

  “多谢明府,小人定当报效明府,死而后已!”

  张楚换上公服后整个人激动的甚至颤抖了起来。

  李恽亲手给他配上令牌道,“不用谢我,这是你该得的!”

  在李恽心中,就算是加十倍的赏赐也不多。

  “小人粉身碎骨也难报明府万一……”

  ……

  张楚走后,李恽立即把酒精的用法写了出来,随即让人把酒精送去了伤兵营。

  有了酒精的消毒,伤兵营的情况稍稍有了些好转。

  “高手在民间啊!”

  李恽感叹一声,心底突然升起了招募民间匠人的心思。

  不过此时不急,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整顿府兵,还有重建团结兵。

  这两项工作可是李隆基最看重的,这也是自己未来的晋升之基。

  大唐立国之时沿用了“府兵制”。以均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十四所,总称折冲府。

  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长官折冲都尉(正四品),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设有团(又称营)主官为校尉。

  团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以团(营)为基本单位。

  按军种的功能和配备还可分中垒、屯骑、射声、越骑、步伍、长水等。

  其部属官品级依次为:别驾、长史、六曹尉、参军。主管各地戍军及军户。

  府依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年五番轮流执役,约为1000-4000人,最多时全国有六百多府,共计军卒七十余万。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

  太宗、高宗之时大唐正是依靠着强悍的府兵横扫四方。

  当时一名将军若是没有灭国之功,根本不敢跟同僚说话。

  可惜在武周之时,府兵制就彻底崩坏了。

  李隆基继位之后,想要收复失土,不得不另外进行募兵,这也逐渐让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

  很多人以为府兵制的崩溃是因为土地兼并的问题,包括李恽原本也是如此。

  毕竟后世的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但真正了解过情况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真正的原因说起来还是经济问题,但这个经济问题却不是由于土地兼并导致的,而是因为武周时期二十多年的战争失败导致的。

  因为府兵的武器铠甲并非由政府提供,而是自备。

  打了胜仗自然好说,但打了败仗,那就得重新购置武器铠甲了。

  武器虽然也不便宜不过还可以承受,但铠甲可就不一样了,败个一两次还能承受,但一直打败仗,即使是富裕之家也难以承受。

  武周时期为何会一直打败仗,这其实与武则天实行的政策有关系。

  因为武则天是靠宫廷内斗和庶族文官的支持才登上皇位的。

  为了防止武臣的反对,特别重视对于军旅的监察。

  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首先就是向军队派出了大量的文官监控军队,武将根本没有自专的权力,这个做法倒是与赵宋如出一辙。

  结果自然也是与赵宋一样,军队在对外战争中打一仗败一仗。

  安西六镇丢了,漠北草原丢了,安东都护府丢了,安南都护府也丢了,就连云南也丢了。

  正是因为如此,后来李隆基才废除了文官监军的制度,改用宦官监军。

  虽然宦官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不好,但至少大部分宦官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如此从开元二十年开始,经过这么些年的努力,大唐又恢复了安西四镇和安南都护。

  如今李恽欲整顿府兵这也是一个难题。

  “到底该从何入手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