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再造盛唐从扫平安史之乱开始

第三十三章 掌握大权

  李恽承诺一出,张楚全家都躬身下拜,一个个皆是激动不已。

  县中小吏虽然只是流外,但在百姓心中地位却是不低。

  大唐可不是明清,明清之时吏乃是属于贱民,但在大唐已经勉强算是士了。

  周围来看热闹之人,此时都露出羡慕的表情。

  李恽交待一番后,并没有在酒坊多留。

  李恽前脚刚走,刚刚看热闹的百姓,一下子就议论开来,一个个纷纷上前恭贺张楚。

  “张爷正是好运道啊!”

  “今天一早就看到喜鹊飞进张爷家,我就说准有好事发生……”

  “以后还要张爷多多照顾才是……”

  那张楚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一遍遍的给街坊四邻拱手回礼,心中决定明日定要带着全家前去祭拜一下祖坟。

  ……

  “恭喜郎君,贺喜郎君!”

  “这一下郎君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

  县衙之中,众人纷纷恭贺着李恽。

  大唐用后世的话来说仍然属于古典军国主义国家。

  因此政府机构仍然比较简单,就以县来说。

  县中拥有品级的官员不过四到六人,分别是县令或者知县,其下则是县丞、主簿和县尉、典史。

  知县一般掌管全县政务,负责行政、财税、司法、教育等工作。县令则权力更大,还掌县内府兵和团结兵。

  县丞则负责掌管粮司、征税,协助知县处理政务。

  主簿负责文书、办理事务,与县丞同为县的佐官。

  典史掌管监察、狱囚,当并不常设。

  县尉主要负责治安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等

  一般的县只有一名县尉,大县则有两名。

  经过前番之事,如今整个犍为县中就只剩下李恽一个光干司令。

  犍为县可是川南门户,如此自然是不行的,但等待长安派遣官员所需时日又太久。

  因此这一次章仇兼琼直接让李恽举荐县中佐吏,虽然暂时只是“权”,也就是暂代,但这已经足够了,按照惯例只要不出差错,这“权”字很快就会被去掉。

  李恽原本就是县令,如今县中佐吏官也是他举荐任命,如此李恽完全就是一方土皇帝。

  众人在恭贺李恽之时,心中也是火热,除了李辉和李瑄两人,其余人都在心中期盼着。

  李恽把这些看在眼里,并不感觉有什么不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让手下人跟着你,自然也得给手下人足够的利益。但怎么分配利益却也是一门学问。

  在心中经过一番思忖后,李恽终于有了决断。

  杨钊善于理财,因此被李恽任命为县丞。

  “多谢郎君!”

  杨钊没想到李恽居然第一个就提到了自己,而且还是被任命为县丞。

  犍为可是大县,县丞可是八品啊,自己原来担任过的县尉不过是从九品下,这犍为县丞可是从八品下,比起原来的品级可是足足高了两等。

  若是以后调任,都足够担任下县县令或者中县的知县了。

  杨钊感谢一通后,退到了一旁,李恽接着任命其他人的职务。

  张云本就是李祎给李恽找到幕僚,是以顺理成章的担任了主簿一职。

  犍为本是大县,当有两名县尉,李恽经过一番思量后任命段荣担任左县尉,右县尉则交给了王进。

  至于一直空缺的典史,李恽则交给了县中老吏杜威。

  其他辅助人员,如负责文秘工作的柬房柬书,负责文件收发,收发房役,典史攥典等都一一重新做了调整。

  随后,李恽重新招募人员,重组了三班捕快。

  新组建的捕快每班二十四人,总计七十二人。

  看监禁卒增加了十二人,从原来的八人,增加到了二十人。

  李恽把举荐名单派人送至成都后,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未做任何更改就同意了。

  当然这背后,李恽也是付出了一些代价的。

  ……

  东宫之中作为大唐太子的李亨,面色阴沉的如水一般。

  这段时间他只感觉诸事不顺,先是信安郡王与右相李林甫达成了和解。

  随后一贯支持自己的王忠嗣竟然也写信批评自己。

  前日又从蜀中传来消息,袭杀李恽嫁祸给李林甫的计划也失败了。

  今日自己竟然又被圣人训斥了一顿,更恼火的是派去灭口的人竟然也失手了,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人反杀了。

  李亨此时只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狠狠掐着自己的脖子。

  李亨内心此时陷入了无比的恐惧之中,他已经想象到李隆基废掉自己太子之位的场景。

  按理来说,太子的位置本就不该属于他,因为李亨仅是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两个哥哥李琮和李瑛地位都在他之上,而他的母亲只是李隆基的侧室杨氏。

  从个人能力上来说他的两个哥哥也远在他之上。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子,不过是因为自己的两位兄长都被处死了。

  “大郎来了没有!”

  李亨语带焦急的询问一旁的亲信。

  他口中的“大郎”就是后世名声赫赫的李泌。

  李泌身世显赫,乃是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自幼就展现出在贵族圈中非凡的资历,更被誉为神童。

  辽东李氏上下人无不知晓李泌这位神童的名字。

  即便是李隆基也对他充满好奇。一天,李隆基特派使者将他征召入宫,希望亲自考察一下他的才华是否堪称卓越。

  当时在场的燕国公张说,提出了以“方圆动静”为题的考察,结果李泌对答如流,深深赢得了张说的赞誉。

  通过考核后,李泌被送往太子宫,与太子李亨一同学习,接受最高水平的培养。

  随即又被任命为翰林侍诏,仍然供职于东宫。

  在东宫后,李泌与太子李亨迅速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两人之间宛如真正的兄弟般亲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李亨的亲信,李泌甘愿为他冒生命危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泌不仅经常为李亨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还帮助他躲避来自朝中的种种阻碍,特别是那些来自权臣李林甫的中伤。

  假若没有李泌的智谋,李亨或许难以稳坐太子之位。

  “殿下不用着急,应该马上就到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