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管汉

第34章 春耕

管汉 闪电灭世 4820 2024-12-22 08:14

  “水车,大水车好了!”

  李瑜的声音中,难以掩饰兴奋的情绪。

  “噢。”

  管亥的情绪倒是没有多大变化。

  前段时间已经做了一个,当时他也很兴奋。

  不过转起来之后才发现没法打水......

  赵香当即就砍了一个匠人。

  登时把其他人吓得噤若寒蝉,跪地求饶不止。

  最后求到管亥这里,管亥当着匠人的面,好好的劝慰了赵香一番。

  赵香方才极不情愿的答应听从管亥的命令,不再一天砍一人,但要十天之后必须建好。

  其实,匠人们在这边过的还是很舒服的。

  帮工的都是寡妇,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而且,吃的好,一日三顿饭不说,还有肉。

  被赵香杀掉的那个,其实也是咎由自取。

  其不但做活不怎么利索,偷奸耍滑,还上蹿下跳,打听消息,勾搭寡妇。

  这边管的比较严格,不结亲的话,是不允许发生关系。

  主要是为了刺激大家好好干活,然后结亲。

  另外一方面,也是防止出现八十个寡妇,七十八孕妇的情况。

  毕竟现在的妇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至于男少女多的情况,后期会随着人员的增加释放劳动力,以及纳妾的放开,而得到解决。

  ......

  新建的大水车,足有五六丈高,树立在湖边看上去很是壮观。

  一个个类似水桶一样的木桶被斜着固定在大转盘上。

  随着三匹骡子的拉动,水车缓缓的转动起来。

  半桶半桶的水,被打到接近十米高的水槽。

  然后流到不远处的土地中。

  看到这一幕,匠人们欢呼的跳了起来。

  再完不成,山贼们可又要杀人了......

  管亥看的却是若有所思,前世见过的水车,是靠着河水的流动而产生转动的动力。

  日夜都能转动。

  这个水车,却要耗费三头骡子。

  骡子还要吃东西......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也就能浇十来亩的样子。

  这样的话,还不如让农夫们跳水呢。

  如是想着,管亥把李瑜和那个老匠人叫了过来,指着山谷中的几个小溪说道:“这个水车,有点耗费骡子,我看不如把小溪的水,在半山腰的位置汇聚起来,形成闸门。

  然后,待水流够了,再打开闸门。

  这样的水车建在下面,在木桶的旁边加上一个伦叶。

  那么水流下来,就会冲着水车日夜不停的灌溉了。”

  老匠人看了管亥一眼,欲言又止。

  管亥笑道:“大爷,你有话尽管说,我这个人最喜欢讲道理,最讨厌杀人的。”

  老匠人道:“大帅,水车的作用本就是把水提到高处。

  你这山里小溪有好几条,若在半山腰聚水,那为何不直接从半山腰建水槽呢。

  每到一块地边都建一个大的水盆聚水。

  如此一来,半山腰的溪水汇聚流入水槽,通过水槽流到每块地旁边的水盆中。

  若要灌溉,则直接从水盆中取水便是。

  虽然水流不大,但晚上一夜,足以装满水盆。”

  管亥:“......”

  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自己,自己一个穿越者......好吧,水利这块确实不是强项。

  老匠人见管亥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继续说道:“当然,这个水车也是有用的,这边地势不高的地方,自然可以用。”

  这一点管亥自然清楚,而且水车这个东西,只要成功,那就是科技点亮。

  后面到了河边就可以使用。

  “大爷说的极是。”

  管亥点点头,“其实,我们并不是什么山贼。

  我们只不过在山中开垦土地,以应对天灾和皇帝的税赋啊!”

  “是啊,大帅说的是。”

  老匠人点点头,但是神色明显不信。

  管亥也没有再劝,他这种匠人和农户还不同,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受税赋的影响不大。

  反正只要和孙家那边沟通好,这边匠人就可以接着用。

  接下来,赵香出现,他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匠人离去。

  管亥清楚,这是准备在坞堡上修建投石机,当下也没有阻拦。

  看着老匠人的背影,李瑜开口道:“大帅,其实,这些匠人们对这里的生活很满意。

  只不过,他们担心官军剿匪,就要把他们拉着砍头而已。”

  管亥点点头,这里环境好吃的好不说,只要留下,立马就给婚配。

  谁能提供这么好的条件。

  “不留下来也行,一定要把他们的技艺学到手。”

  “这个,表面上的咱们都能跟着学,但一些诀窍,这些人是一点都不漏啊!”

  李瑜长叹一声。

  “这个我不管,不论用什么手段,等这些匠人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手艺学到手!”

  管亥郑重的扔下一句话,大步离去。

  “这,这可是人家安身立命的本事......”

  李瑜还想分说一二,谁知道管亥头也不回的去了。

  他苦着脸,左看右看,忽地看见一个匠人正在和一个妇人在说话。

  登时,一个想法浮上心头。

  “不论用什么手段!那美人计也行了......”

  如是想着,他开始思索哪些妇人比较风韵,开朗。

  一时想不清楚,忽地一拍脑门:“俺可以去找方慧啊!”

  ......

  在赵香带着老匠人去建造投石机的时候。

  管亥也开始召集人手准备春耕的事情。

  经过两个月的开垦和努力,大约有六百亩地具备种植的条件。

  这个时候的亩比后世的亩略小些,大约四百六十平的样子。

  春耕结束后,开垦荒地的速度会缓一缓。

  接下来更多的时间会放到练兵上面。

  拿着孙剑制作的户籍本,管亥和众人商议地怎么种的事情。

  孙剑疑惑道:“这个还要商议,他们吃我们的,喝我们的,种的粮食自然都是我们的。“

  对于孙剑的主人翁精神,管亥表示了赞许,但还是解释道:“就算是用牛马,也要牛马们看到希望。

  种地收成多少都归我们,他们吃饭也都归我们。

  那他们什么都没有,只会机械的做事,对我们也没有认同感。

  而且这种吃大锅饭的行事,也容易给一些偷奸耍滑的人钻漏洞。

  现在,我只是把地分给他们种,除了缴纳的,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

  这样的话,会极大的调动他们种地的积极性。”

  孙剑挠挠头,道:“主家,你说的我明白,但这应该都是你的私产。

  他们都是你的奴仆和部曲,现在好像拿出来充公一般,怎么想也不值。”

  “不是值不值的问题,是操作方式的问题。现在放弃,将来才能收获更多。”

  在管亥的主持下,很快就确定了田地分配的方式。

  没办法,现在只能用府兵的形势,以后做大了,才能考虑职业兵。

  田地根据以男丁为主的户数进行分配,各户以抽签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有限的公平。

  管亥也反复向这些人保证,以后不管出现什么变动。

  这些地的所有权,有一半在各户的手里。

  这个其实就是增加他们的归属感。

  只有自家的田地,自家的房,他们才会在这里扎根。

  后面一旦有官兵进攻,他们才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对普通人来说,地是私人财产。

  只要有人敢来抢,不管你是天王老子,那也是强盗。

  经过商议,管亥、赵香、方慧、孙剑、邹昂、李瑜等几人暂时不分田。

  分了田,几人也没有精力去耕种。

  而现在管谷的人,也不靠这些地来养活。

  如此一来,大约每户分到二十亩的样子。

  种子、耕牛等方面,都是免费给大家使用,只是数量上不够。

  春耕当前,孙家那边也不愿意出售耕牛,没办法,不少人就得人力上了。

  没有分到地的妇人们,虽然有些失落,但也没有多少怨言。

  毕竟地就算给她们了,她们也没法种。

  而且现在管谷里大量的事务安排,吃穿根本不愁。

  她们愁的还是谷里男人太少......

  至于种植方面,沿湖的自然要种植水稻,远一些的种植小麦,再高的地方就只能种植高粱、粟、豆类了。

  一般小麦都是秋季种植,但春季也是可以种植的。

  至于有人说春小麦口感不如冬小麦,但管亥等人哪里还计较这些。

  只要种下去,到时候就算没收获,青苗也可以吃不是?

  只要把这个夏天先耗过去,秋天种冬小麦,明天夏收之后再种高粱、豆类等,也就进入了正常的耕种节奏。

  一切商量好之后,管亥便集中了所有人,强调了一些事情。

  田地分给大家,但是谷里兴修水利,购置耕牛、铁犁等虽然是谷里的,但会免费给大家使用,同时又提供种子。

  做了这么多,谷里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收成的一半要上缴。

  这个看似很高,但实际上,没有其他算赋、口赋,已经足够大家生活。

  而且到现在位置,这些人的吃穿用度,都是谷里提供的。

  当然,后面有了收成之后,谷里也就不免费提供大家吃用。

  但是,只要谷里有活安排,依旧稳定的供应饭食,干的好的,还能多派。

  说白了,就是这些人种的地,收获都是存下来的。

  平日里吃的,只要去干活就行。

  而谷里屯田的事情,也就交给了侯清。

  现在后勤由方慧管,屯田交给侯清,基建给李瑜,户口统计给孙剑。

  练兵上,有老兵和邹昂。

  赵香负责日常巡查,监督。

  管亥也难得的轻松下来,轻松下来的他,自然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习练武艺上面。

  第二日,侯清就给了管亥一个惊喜。

  他从江湖和农户中找出几个有点手艺的,办了个类似百戏的小会。

  其中还有人敲碗砸铁配乐,最后扛着木头刻的牛羊,举到一处祭祀黄天厚土,保佑秋后有和好收成。

  这种仪式类的东西,使得大家的干劲愈发的充足。

  耕地的时候,甚至有不少汉子开始放声高歌。

  “汉子力气大哎,耕地使劲多哟。

  妹子看过来哎,......”

  弄的管亥无语的同时,只能让人加大周围的巡查。

  而看不过去的郎氏则是让妇人去送东西给侯清。

  大字不识一个的侯清又去找孙剑。

  孙剑再次出马,不久后。

  这些男丁们的歌声变成了:“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虽然大家也不知道啥意思,但同样唱的很开心,很悠长。

  不就,春耕的体力活基本完成。

  大家又开始投入到下一项的大工程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