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第398章:高烧,咱们还真是有缘啊

  鹏城那边的赵衡再催了,说趁着暑假早点上货。

  沈琰胳膊没好,让沈军一个人带两万多的货过去,也不放心。

  贺昭箐就提出了帮忙。

  沈琰想着港区那边苏绣火的很,贺昭箐又是秀的一手正宗苏绣,若是想要在鹏城打响高定苏绣,必须要亲自去看一看。

  一番敲定,沈琰,沈军,苏幼雪和贺昭箐一起去鹏城。

  他们俩个大男人带着贺昭箐多少有些不方便,苏幼雪高考之前一直闷在家里,正好带她去特区转转。

  除了沈琰之外,其他人都没边防证,只好走小道。

  高门高户长大的贺昭箐啥时候干过钻铁丝网的事。

  钻过铁丝网后,一直神情恍恍惚惚,不敢相信自己会做这种事。

  “这铁丝网都剪开了,为啥还要围起来?不是多此一举?”沈军不能理解。

  沈琰不知道咋解释,现在才开放经济,这些铁网要等2015年才能拆除。

  未来很多年,想到到这里都要有边防证。

  沈琰转头看他们:“回头给你们都办一张边防证。”

  不仅是沈军,苏幼雪,贺昭箐需要办,方云良不知道有没有,但阿青,杨树龙,家里人都应该办一张。

  特别是贺昭箐,沈沁梅以后苏绣要在鹏城发展,老是钻铁丝网也不合适。

  沈琰之前让郑大娘的儿子赵衡帮忙注册了公司,鹏城这边的一些订单涉及到外资企业,人家肯定要正规资历。

  鹏城这边,已经不少胆子大的人搞走....私,腰包鼓鼓。

  街上不少人已经开上了小汽车!

  四个轮子的小汽车!

  开在大街上,多拉风啊。

  沈琰这半个月来没去服装厂,没去电器铺,倒也放心。

  毕竟他要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他一个人不可能包揽全部工作,他自己什么都干,那岂不是要累成狗。

  能脱手的工作都交给别人去做。

  他只要负责大方向的决策就成。

  任何企业或者公司,都有小兵带虾米,只要中上层领导去执行他的决策就行。

  当然,一些重要的事就要交给亲哥,亲姐了。

  他们三天内把店铺衣服挂上了,等店员到位,就可以开业了。

  他们办好正事也没急着走,沈军,苏幼雪,贺昭箐都没见过海,正好带他们去海边转转。

  这边小渔村都还没开始开发。

  没开发有没开发的好处,海边的污染没那么严重,没那么多塑料垃圾往里面倒。

  这年代买菜都是用菜篮子,或者布兜,塑料袋是啥样的,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

  卖小吃的摊位东西是用纸垫着,还基本都是旧报纸,家里有孩子的,用孩子写完不用的作业本。

  现在的人主打一个精打细算,家家户户都没什么废品丢,再说,废品也能卖钱呐。

  燥热的夏天,海风一吹,海浪打在脚背上,惬意极了。

  反正贺昭箐没见过,更没不穿鞋子赤脚走在沙滩上。

  从小父母就教自己小步慢行,姿态优雅,自从和女儿,女婿在一起后,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觉得之前半辈子白活了。

  几人吹着海风,沈琰看着旁边长发及腰,眼睛关注着贺昭箐的姑娘。

  沈琰伸出左手牵着她的手,声音温柔,“媳妇,妈是不是苏绣很厉害?以后让她和二姐一起负责鹏城的高定苏绣怎么样?”

  苏幼雪抬头,疑惑看他:“为什么突然这么决定?”

  那天苏幼雪和贺昭箐两人聊了很多,知道母亲的痛苦,她想帮忙,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帮。

  “因为媳妇你最近有点心不在焉。”沈琰将她揽进怀里,凑过去吻了吻她的额头,道:“我只是手受伤了,又不是脑子受伤了,你情绪掩藏的再好,我也能发觉。”

  “一个人忙起来就不会胡思乱想,见了更多的事情,见了更多的人,就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

  苏幼雪叹息一声,母亲比她想象中还要执拗,只希望沈琰的方法有用吧。

  几人转了几圈后,沈琰买了些水产,找了个饭馆,给钱让老板加工。

  四人倒是没想到,上一秒还艳阳高照的天气,突然就下起了暴雨。

  大风大雨,寸步难行。

  现在的海边还没开发,更不用说有招待所了。

  沈琰无奈只能问老板有没有两间房,让他们住一晚。

  饭馆老板对他们四人也是很疑惑,在海边呆着的人基本都是走私货的,哪像他们转一圈,就为了吃顿海鲜?

  见老板犹豫,沈琰拿出五十块钱给老板。

  老板笑着接过去,答应腾出两间房。没办法,谁让老板给的多,没房间也要腾出来。

  暴雨来临,天色很快暗了下来,苏幼雪正在帮沈琰手上的手腕换药,听到砰砰的声音,她疑惑抬头,“是有人敲门?”

  沈军静静听了一会儿:“好像是的。”

  风声太大,卷着海浪的声音,敲打木门的声音也被吹的残破。

  他们住的房间本就是靠着外围,从窗户能清楚看到外面的一切,沈琰穿好衣服,走到窗户旁,探头看了看,正好看到两人淋成落汤鸡的男人正在和老板说着什么。

  他们想住一晚,老板有些为难。

  本来让沈琰他们住,一是给的钱多,二是四人看起来都挺老实的,女的漂亮男的帅气,毕竟人都是看眼缘的,所以就收下钱让他们住下来了。

  面前这两人他实在不敢啊。

  谁不知道在海边做走私的,十个人有九个人心肠歹毒,老板不想惹麻烦。

  沈琰正准备收回视线的时候,突然咦了一声。

  这两个人怎么看着这么眼熟?

  再仔细看了会。

  那不正是翟叔和司机小陈吗?

  他们不是在京都?

  怎么出现在这?

  沈琰满心疑惑,旋即起身开门。

  “翟叔?”

  翟山廷眼镜摔碎了,雨水打在脸上,视线更加模糊。

  面前说话的人声音很耳熟,等对方离得近了,才看清。

  是那个精明跟狐狸似的沈琰。

  “你怎么在这?”

  翟山廷有些疑惑,小陈有些激动,没想到在这遇到了熟人。

  他淋一夜雨没事,但领导不行啊。

  “沈同志,麻烦你跟老板解释一下,我们不是坏人,只需让我们住一晚避避雨就成。”

  小陈口气,看来双方都认识。

  饭馆老板看看沈琰,又看看淋成落汤鸡的两人。

  咋滴,这么巧?还都认识?

  沈琰:“老板,外面天气那么恶劣,附近也没招待所,他们两人都是有正经工作的人,你就让他们住一晚吧。”

  说着,沈琰又拿出五张大团结。

  老板挠挠头,“不是我不让他们住,是没房间了啊。”

  “这小事,他们和我们住一间就成。”

  贺昭箐和苏幼雪,沈军都出来了。

  翟山廷满身狼狈,眼镜也碎了,瞧着真没办法跟高位上的首长联系在一起。

  沈军借了件衣服给他,洗漱好后,看着也没那么狼狈了。

  小炉子里煮了姜水,翟山廷和小陈一人喝了三碗后,才缓过劲来。

  翟山廷透过坏了的眼镜,看着沈琰右胳膊受了伤,还打着石膏,是一点都没怀疑这是沈琰安排的偶遇。

  他的行程只有秘书和司机知道,沈琰不可能知道他的行程,也不可能算好今天下大暴雨,两人会如此狼狈,还正好找来这件饭馆。

  看来他们是真的有缘啊。

  翟山廷淋了好长时间的雨,现在头昏昏沉沉的,问他来渔村做什么。

  “我和妈,大哥,媳妇到这看海,我们海鲜还没吃完,就变天了,雨下的太大,只能留宿在这了。”

  翟山廷想起来,刚刚进来的时候是看到了沈琰身后站着的三个人。

  这渔村又破又小,有啥好看的?

  翟山廷没说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随便聊了几句,就休息去了。

  四个大男人挤一间房,本来就不大的空间更挤了。

  睡到半夜,沈琰被人摇醒,迷迷糊糊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小陈急切的脸。

  “沈同志,他发烧了。”

  小陈在外面不知道怎么称呼翟山廷,“先生额头特别烫,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了。”

  翟山廷发烧了。

  以前翟山廷身体是很好的,自从受了枪伤后,体力大不如前,淋了雨后就开始发高烧。

  沈琰连忙起来问老板有没有退烧药?

  老板摇摇头:“没有,发高烧赶紧送去医院吧。”

  外面还是狂风暴雨。

  沈琰咬牙,在海边开饭馆的人怎么会不常备药呢,但人家不愿意给,他也不能强迫。

  “医院在什么位置?”

  这附近只有一个卫生所,离这里差不多有十里路。

  白天十里路,晃晃悠悠看着附近风景也就过去了,晚上狂风暴雨,还加个昏迷的病人,太要命了。

  幸好渔村这边防水的油布多,做了个简易的雨衣,把翟山廷裹严实。

  小陈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沈琰胳膊受着伤,只能沈军和小陈轮流背。

  苏幼雪和贺昭箐两人听到动静也已经起来了,沈琰把做的雨衣给两人,“咱们一起去。”

  沈军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他不放心,他若是去了,妈和苏幼雪两个女的在这,他更不放心。

  索性一起去,还能有个照应。

  几人冒雨前行。

  苏幼雪把油布包着沈琰的胳膊,见他拒绝,苏幼雪神色难得严肃:“不准拿下来,你的手若是被雨水浸湿了,有可能会引起发炎,那你的手还要不要好了?”

  沈琰摸了摸鼻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媳妇这么凶的样子。

  小陈累的气喘吁吁,幸好有沈军帮忙,轮流背着,要不然他真的撑不到卫生所。

  几人冒着雨,小跑到医院。

  翟山廷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是肺炎引起的发烧。

  卫生所医疗条件肯定不行,现在先治疗肺炎,等天亮了,雨小一些就尽快到城里去治。

  沈琰让小陈打电话去联系人帮忙。

  但小陈是不可能离开领导的,有些着急的看着沈琰。

  沈琰明白他的意思是,开口问道:“陈哥给两个可靠的电话号码,我让大哥出去找电话联系。”

  小陈说了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单位的,一个是家里的。

  但现在翟倩倩应该不在家里,在学校,估计联系不上。

  沈军拿着电话号码求助去了。

  医生给翟山廷打了退烧针,贺昭箐见自己女儿身上都湿了,拉着她去找炉子,烤烤火,别也淋雨病倒了。

  幸好卫生院的人平时也给人煎药,贺昭箐发现后,立刻买了口新锅,和一点米。

  喝点热乎的,身体也能暖暖的,加上病人生病也需要多喝米粥。

  炉子就架在屋里,火升起,顿时暖和了不少,沈琰握着苏幼雪的手,直到她的小手从冰凉变得有温度后,他才放心不少。

  砂锅里的水开了,咕噜咕噜冒着泡。

  翟山廷是在一阵米粥香味中醒来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