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再造盛唐从扫平安史之乱开始

第四十七章 李恽杀俘

  章仇兼琼轻轻点了一下鲜于仲通,鲜于仲通也是聪明人,当下也就放下了心中才刚刚冒起来的小心思。

  随后,章仇兼琼就叫来了书吏,命他拟了一份报捷文书,抄写两份备案后,派人送回了长安。

  把捷报送出后,李恽本想休息一番,可就在这时长安突然送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信安郡王李祎竟然突然病重。

  这个消息一下子打乱了李恽的计划,他原本是打算好好经营犍为,利用不久后的南诏战争刷点军功。

  但如今却不行了,若是大父亡故,按律他得丁忧二十七个月。

  如此原本的计划就全部行不通了,他原本还想把俘虏的青壮留下来做矿奴,发展铁山铁矿。

  如今却是不成了,若是鲜于仲通担任剑南节度使后仍然战败,这些生蕃矿奴就是一个严重的隐患,而且这些吐蕃手中可是沾满了蜀中各族百姓的鲜血。

  杀了他们也可以为自己取得蜀中百姓的民心。民心这东西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

  经过深思熟虑,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传我命令,所有生蕃俘虏尽屠之!”

  李恽的命令震惊了所有人,谁的没有想到,平日里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李恽竟然会下达如此残酷的命令。

  王进与杜威在得知李恽下达了屠杀令后连夜赶到军前。

  “明府,杀俘不详啊!”

  面对两人的劝解,李恽完全不为所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开元十九年、开元二十二年、开元二十七年,这些生蕃三次勾结吐蕃入寇……蜀中二十万百姓罹难。”

  “可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得饶人处且饶人,咱们有什么资格替死难的百姓原谅他们……”

  “若是死在他们手里的是君之父母,君又当如何?”

  王进与杜威两人闻言都沉默了,两人可是亲眼目睹过死难百姓的惨状的。

  “可是明公若是如此做的话,明公的仕途……”

  李恽道:“就算这官不做了,某也要为三次死难的百姓报仇!”

  王进与杜威两人闻言皆是默然,半响之后两人向李恽躬身一拜,不再提此事。

  唐军的行动是很高效的,仅仅用了一天时间七千余俘虏就被尽数坑杀。

  对小凉山的清剿也在有条不紊的继续进行。

  随着消息的传出,李恽这一次的清缴小凉山很快就引起了整个蜀中地区的轰动。

  “未曾想,这李二郎竟也是一个狠人啊!”

  嘉州城中折冲都尉张方看着手中的军报,对自己的副手韩旭感叹。

  “当年某就欲尽屠小凉山生蕃,可惜……”

  韩旭道:“李恽行此事麻烦恐怕也不小啊!”

  ......

  兴庆宫中,“圣人……剑南节度使奏报……”,一名内侍战战兢兢的捧着一份奏疏,匍匐在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接过奏疏,打开看了一眼,起初还不太在意,仔细看完之后他面容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有点意思,没想到李恽还真的给朕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惊喜!”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三郎何事如此开心?”

  一旁的杨玉环笑着询问。

  杨玉环这些日子心情也是不错,因为李隆基已经决定下个月就正式册立她为妃。

  “娘子也看看!”

  李隆基随手把剑南节度使的奏报递给杨玉环。

  杨玉环掩着嘴笑道:“三郎这是做甚,奴对这些才不感兴趣呢,有什么事直接说说嘛!”

  李隆基笑着收回奏报道:“那李恽却是做了好大一件事,竟然靠一己之力平定了整个小凉山……”

  “呀,看来三郎果然没有看错人,三郎准备怎么赏赐他?”

  “娘子以为呢?”

  “这是你们男人的事,何故问我一妇道人家……”

  李隆基笑了笑,向一旁的内侍道

  “去,把李适之唤来!”

  一名内侍匆匆而去,今日正好轮到李适之当值,是以不过区区两刻钟,他就赶到了李隆基面前。

  “拜见圣人!”李适之举手躬身一拜。

  “左相来了!”

  “赐座!”

  “多谢圣人!”

  “不知圣人诏臣前来,所谓何事?”

  李适之一看李隆基今日心情不错,是以也感觉轻松了很多。

  “看看吧,没想到那个小家伙倒是有点能力!”

  皇帝直接把剑南节度使送上来的奏疏丢给了李适之。

  “尔也看了,说说这次该给那小子什么赏赐。”

  皇帝问到了政务,李适之面色也变的严肃起来。

  “启禀陛下,按吾大唐制度,此战李恽当策勋三转。

  李隆基点了点头,“策勋三转当为飞骑尉……”

  “前番不是有奏报说,此子已经整顿了两团府兵和一营团结兵吗,如此也算是实至名归……”

  ……

  就这样,在李恽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升官了,这云骑尉已经是从六品上,再升两级就可以挂将军称号了。

  李恽加官进爵的诏命还没有传到蜀中,反而是李恽杀俘的消息先传到了长安。

  得知这个消息后,朝中文官可以说是群情激愤,弹劾李恽的奏书如同雪片般飞进宫中。

  这个消息传入信安郡王府之后,病中的李祎不但没有担心,反而欢喜起来。

  他对李飞言:“能兴我家的必然是二郎也!”

  果然如他所料,弹劾李恽的奏书全部被李隆基留中不发。

  三日后,李隆基竟再次下诏赏赐于李恽,就连李峘,李岘两人也沾了光。

  李峘从考功郎中左迁睢阳太守,李岘也被迁为魏郡太守。

  ……

  李恽最近也是颇为头疼,完成对小凉山地区的清缴后,如何守住这一片区域,防止吐蕃与南诏的渗透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恽认为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此地进行军屯。

  小凉山虽然是山区,但其中却是有不少适合耕种的坝子。

  比如说原本本被纳杰当做老巢的就是小凉山地区最大的一个坝子。

  当行军屯可不是他这么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够决定的,必须要经过节度使府才行。

  李恽决定亲自前往成都,说服章仇兼琼支持自己。

  在交待好各项事务后,李恽带着杨钊、王进、赵磊三人前往成都。

  刚刚抵达成都,李恽被迁为飞骑尉的诏书就到了。

  “恭喜郎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