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分行千里,
只为先祖一炷香。
人间不知亡故爱,
唯有夜夜梦牵郎。
――金陵王
诠释:
一、诗句解析
“清明时分行千里”:清明时节,诗人远行千里。清明是传统的祭祀节日,这句诗表明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不惜长途跋涉,体现出对先祖的敬重和缅怀之情。
“只为先祖一炷香”:明确了远行千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先祖上一炷香。这一炷香承载着诗人对先祖的思念、感恩和敬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人间不知亡故爱”:诗人感慨在人间,人们往往不知道已经亡故的人曾经给予的爱。这里可能是诗人在祭祀先祖时,对生者容易忽视亡故之人的爱的一种反思,也暗示了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容易忘记那些曾经的温暖和关爱。
“唯有夜夜梦牵郎”:只有在夜晚的梦中,才能与亡故的亲人(这里的“郎”可以理解为亡故亲人对世人的一种亲切称呼)相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现实中无法相见,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的无奈。
二、主题分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清明时节对先祖的缅怀、对亡故之爱的思考以及对亲人的思念。通过清明远行千里上一炷香的行为,表达了对先祖的敬重和追思之情。同时,诗人对人间不知亡故爱的感慨,引发了人们对珍惜亲情、铭记亡故之人的思考。最后,夜夜梦牵郎则突出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强烈思念。
三、艺术特点
1.情感真挚: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从清明远行的行动到对亡故之爱的感慨,再到梦中的思念,都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起伏。
2.对比鲜明:“人间不知亡故爱”与“唯有夜夜梦牵郎”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现实与梦境、遗忘与思念之间的反差,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3.语言简洁:诗句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主题,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感受。
4.意境深远:通过清明时节的背景、远行千里的行为和梦中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