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我有一个聚宝盆

第一零四章 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赐尚方宝剑总督御营平西伯吴三桂

我有一个聚宝盆 木允锋 5240 2024-12-22 06:22

  第104章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赐尚方宝剑总督御营平西伯吴三桂

  京城。

  朝阳门外。

  大明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赐尚方宝剑,总督御营平西伯吴三桂怀抱尚方宝剑,带着少年得志的自信,看着他前方混乱中的城门……

  突然袭击啊!

  奉旨突然袭击。

  话说崇祯想跑路又不是一天了。

  从上次杨丰大闹京城后,他就一直在筹划。

  而且尽人皆知。

  虽然他自以为搞的很隐秘。

  不但重用山东籍旧臣,提拔北直隶籍新人,时不时下个圣旨表达一下自己要与京城共存亡的决心,还严惩了一个真正忠心的御史,后者公然上奏劝他迁都,这必须重拳出击,他还故意让人散播消息,说是他嫂子坚决反对迁都,像他这样事嫂如母的人当然要听他嫂子的……

  他也怕北方籍大臣反对。

  紧接着城门内大批锦衣卫涌出,中间一个骑马的太监。

  “一群废物,被人欺负成那样,还只能忍气吞声。”

  关键在北直隶士绅。

  而吴三桂携带尚方宝剑率领五千骑兵直接进京。

  他前面一名骑兵对着城门高喊。

  “平西伯,一路辛苦了!”

  “这个,大军入城多有不便,陛下的口谕,先屯于南苑,那里地方宽广正好适合骑兵,陛下另有犒赏,都已经送过去,兄弟们过去正好赶上喝酒吃肉,另外每人赏银二十两,也已送过去,兄弟们过去一并领赏。”

  “老祖宗,这些兄弟。”

  将领高得捷笑着说道。

  “三桂见过老祖宗,三桂启程之时家父特意嘱咐,老祖宗乃是我吴家恩人,我吴家能有今日,全靠老祖宗提携!”

  搞笑吗?

  他们连税都不想交。

  “肥羊也知道顶人,这些废物连肥羊都不如。”

  “司礼监秉笔王承恩,就是他力劝陛下迁都,不过听说他与那杨丰交往颇深,上次京城之变都是他出面与杨丰交涉,后来借杨丰的势,逼着那些勋贵交银子粮食,也是由他主持,京城勋贵对他可以说恨之入骨,不过因为怕杨丰再来,也都不敢动他。”

  他后面吴国贵,杨坤,高得捷等人也纷纷跪下。

  吴三桂微微一笑。

  他向着皇宫方向拱手说道。

  副将杨坤冷笑道。

  “就如那肥羊?”

  老王赶紧笑着扶起他。

  吴三桂却毫不犹豫地跪倒……

  山东还好说。

  老王很快到了他前面,然后笑着下马。

  毕竟那也是三十万人。

  吴三桂看了看他后面的骑兵。

  所以想要保证南方向北方的输血然后在这個饥饿的时代维持下去,就必须把皇帝按在京城,同样知道这一点的崇祯,也很清楚他宣布南下,会立刻遭到北直隶群臣反对,所以他必须搞突然袭击。在济尔哈朗攻陷前屯后,他就已经以增援为借口,派吴襄前往宁远,同时携带尚方宝剑,但这个尚方宝剑实际上是给吴三桂的。吴襄到达宁远后,接替他儿子处理善后,也就是带着宁远的老弱妇孺,尤其是杂牌士兵,和黎玉田一起进山海关。

  洪武时候的情况就是这样。

  现在的北方都快赤地千里了,北直隶还能维持下去,不就是靠着南方向北方的输血,一旦皇帝跑路,别管什么太子监国之类虚的,只要皇帝跑路南京那向北方的输血立刻断了。京城本来就是个边疆要塞,只不过因为皇帝在,所以必须将帝国的财富向京城输送而已,哪怕这种输送成本巨大,但皇帝在,成本再大也得维持。单纯以成本算南京是最合适的,因为那里是几乎所有方向上水路的汇聚,在没有机器的时代维持成本是最低的。哪怕远在数千里外的四川,物资装上船也能顺流直下到达南京,而北方几个省份的赋税,则用来就近供应边防体系。

  此刻这五千骑兵,正列阵在朝阳门外……

  旁边亲信吴国贵说道。

  吴三桂说着赶紧下马。

  尤其是现在山东,北直隶都搞团练的情况下。

  那也就只能维持运输艰难,耗费巨大的运河漕运。

  他以一个正常武将见到这种级别太监的正常反应,堆起满脸真诚的笑容说道。

  “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赐尚方宝剑总督御营,平西伯奉旨进京!”

  “三桂遵旨。”

  一旦皇帝去了南京,难道指望身在南京富庶之地的他,还能对北方的困境感同身受,哪怕耗费巨大,也要时刻盯着漕运,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这条对他死活已经不重要的输血管?

  抑或南方士绅都是心忧天下,对北方百姓感同身受,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北方百姓吃饱饭……

  但现在皇帝在京城。

  他拉着吴三桂说道。

  王承恩脸上尴尬转瞬即逝……

  他说道。

  “平西伯果然是少年英雄,也不枉万岁爷对你的器重,快随我进宫!”

  然后他向跟随而来的杨坤等人使了个眼色,后者默默调转马头,紧接着指挥骑兵转向南苑,而吴三桂则跟随王承恩进城……

  “平西伯……”

  老王低声说道。

  “老祖宗,您再如此相称,三桂惟有伏地不起。”

  吴三桂说道。

  “呃,长伯,陛下的确原意是让你带兵进城,只是朝中大臣反对者多,陛下也不想在此时闹下去,故此就先委屈兄弟们了,另外京城最近钱粮匮乏,一人二十两的确少了,余下八十两,等到了南都加倍赏赐。”

  王承恩说道。

  “老祖宗,三桂与众兄弟能睹天颜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如何还奢求些别的,有没有银子,都是要来为陛下效力的,此乃三桂与众兄弟本分。您老人家放心,这些兄弟都是与三桂生死与共的,三桂说的话他们都听,不会在意,不过朝中大臣们居然连万岁的话都不听,如此真是令人气愤。”

  吴三桂一副愤愤不平地说道。

  “如今局势混乱,你们能有这忠心也不枉万岁爷器重。”

  老王说道。

  然后他们就这样说着话走向了朝阳门。然后……

  “玛的,不是说一人赐百两,还准咱们兄弟进城快活吗?这怎么变了?”

  还很年轻的高得捷愤然说道。

  好吧,崇祯承诺的确是一百两,但他现在又没钱了,之前靠着杨丰的积威勒索勋贵,的确弄了不少,但都给孙传庭了,当然,实际上都采购南下所需的物资了。原本计划是开春走运河,但没想到孙传庭输的那么快,现在只能走陆路南下,所以车辆,马匹,甚至骡子驴子这些都得购买。而且路上吃的也得先准备上,虽然他也知道,沿途州县不至于连饭都不给他,但问题是现在沿途州县也没有粮食啊。漕运的粮食都还堵在长江上,现在还没到瓜洲闸开闸北上的日子,所以至少到淮安前,他想路上不挨饿,还得准备好部分粮食。

  更何况护驾的这些骑兵消耗粮食同样巨大。

  那些马也得喂粮食。

  一匹马顶四个人,五千骑兵就是两万五千人的粮食。

  都得银子。

  至于说继续勒索勋贵……

  那他就别想活着离开京城了。

  这半年多,他在皇宫已经遭遇三次失火,其中一次幸亏他临时有事,离开了,所以没被烧死,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逼那些勋贵了,更何况他也觉得勋贵们应该没多少了,毕竟前前后后连杨丰加他一共弄出五百万,勋贵们哪还有银子啊!总之现在他又是穷光蛋了,户部已经一两也拿不出,他的内库划拉一下大概也就还有二三十万,总之先赏赐他们十万两,然后留着十几万路上用。

  再说他本来也没想真给。

  这种事情不都是先付个定金嘛!

  至于让士兵进京城快活,这个他倒不是为了哄着这些士兵,他们原本也只是不准武装进城而已,解甲之后还是随便的,崇祯最初其实是想让他们武装进城,搞个阅兵什么的,以此镇压住大臣的反对。

  但是……

  他被大臣们镇压住了。

  大臣们已经被他气疯了,居然搞这种偷袭,还秘密召吴三桂进京。

  你就是这么不信任我们吗?

  君臣之间的信任都哪儿去了?

  总之现在崇祯做什么,他们都是群起反对,而崇祯那优柔寡断的脾气,指望他在群臣围攻中,能够做出什么明智决定那就扯淡了,最终在大臣们七嘴八舌的反对中,他还是选择放弃原本很好的计划,让这些骑兵驻南苑,反正距离也不远。再说南苑地方宽敞,里面也好歹能啃些草,要不然光这些马,就能把他准备的豆子吃掉大半,说到底现在的京城,真的已经山穷水尽,哪怕就是南下,他也得能省则省。

  “就是,那南苑房子全塌了,跟个荒野无异,咱们千里迢迢过来,保着他逃命,他就这样对咱们?都沦落到逃难了,还以为自己是过去呢?”

  游击郭云龙说道。

  这帮家伙都是互为姻亲的,互相之间也不用避讳,再说自从京城之变后崇祯的形象就已经坠地,毕竟被刁民打进皇宫,把公主送出去安抚逆臣的皇帝还是很难再让人敬畏,更重要是对于这些武将,尤其是对自己实力很有信心的武将来说……

  做这种事情的为什么不是自己呢?

  “都闭嘴吧!”

  杨坤喝道。

  这里面他官最大。

  原本历史上去向多尔衮求援的就是他和郭云龙,见了多尔衮后杨坤被扣下做人质,郭云龙和多尔衮的舅子一起返回山海关。

  “先去南苑再说!”

  他紧接着说道。

  然后他带着这支已经很疲惫的军团,在已经开始落下的雪花中转向南苑,他们到达南苑时候已经天黑,这时候雪也越下越大,但让他们更加怒火中烧的是……

  “玛的,连肉都没有?那个死太监说的肉呢?这是什么猪食?”

  高得捷暴怒地踢碎了一个罐头。

  这个真不能怨老王,老王的确安排人给他们购买了酒肉,但太监们采购会出现什么结果就不用说了,更何况他给的银子也不多,这时候京城米价已经到了五两,买猪肉就更贵了。他给的那些银子买肉都不一定够,更何况经手的太监还得捞一笔,这时候因为皇帝确定要迁都,太监们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确定不会跟着的,更是恨不能把过手的银子都揣兜里。没直接卷了他的银子跑路已经是够良心,还想吃肉,罐头难道不是肉吗?因为冬天罐头保质期大幅延长,现在京城也有了,只不过不是杨丰那里产的,而是登州产,直接海运到天津然后卖到京城的。

  在京城价格比粮食还略贵,毕竟这东西油水是足够大。

  但更难吃。

  毕竟山寨品为了利润,总是要把成本压榨到最低。

  所以香料放的更少,糖也放的更少,就是盐更多……

  “玛的,比咸鱼还咸!”

  郭云龙吐出嘴里的鱼糜骂道。

  紧接着他又吐出粒沙子。

  而其他那些正在试图尝个新鲜的士兵们无不一片咒骂。

  吴家家丁可是吃的比吴襄都好,鱼罐头对饥民来说是美食,对他们来说那就是猪食,此刻原本还能忍的这些已经可以算骄兵悍将们全都被激怒……

  “银子呢,不是还有银子吗?”

  高得捷忽然想起,他们还有一人二十两银子。

  “对呀,银子呢!”

  “玛的,还不分银子?”

  士兵们瞬间一片喊声。

  “都想干什么?都想干什么?造反吗?一点规矩都不懂,这大雪天分什么银子,等明日再说,一群粗坯,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南苑,御苑,能让你们住进来,就已经是你们祖坟冒青烟了,还要这要那,诏狱的铐子要不要?”

  负责安置他们的提督南海子太监叉着腰,横眉立目的喝道。

  高得捷一脸怒色地走到他面前。

  几个净军立刻拔刀。

  “怎么,还想对着咱家动手?”

  那太监喝道。

  高得捷反而笑了。

  那太监愣了一下。

  紧接着高得捷一拳轰在他面门。

  这个在吴三桂手下,至少也得算得上排前的猛将,一记重拳就把提督南海子太监轰飞了,还没等那几个净军反应过来,一手一个揽着脑袋,直接把他们撞在一起……

  “杀人啦,关宁军造反啦!”

  剩下那些净军惊恐地尖叫着掉头就跑。

  后面早就怒火中烧的士兵们就像一群饿狼般冲向了他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