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开局穿越李煜,我来收复燕云

第三十九章 预判对手的预判(求追读)

  钱惟昱从湖州偷袭无锡,这么大的动作,很难不被南唐的太湖水师给发现。

  当南唐水师从苏州附近赶往无锡水域时却遭遇了吴越太湖水师的伏击。

  南唐水师的50余艘艨艟,被吴越水师30多艘楼船以及上百艘艨艟给堵在了太湖的洞庭西山岛附近。

  楼船因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

  因其船大楼高,远攻近战皆合宜,故为水战之主力。

  但亦因船只过高,常致重心不稳,不适远航,故多只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战中担任主力。

  艨艟又作艨冲,东汉刘熙《释名·释船》载:“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也。”

  其船形狭而长,航速快,专用以突击敌方船只。

  很显然南唐的艨艟只是一种具备较强防护力的快攻小艇,而吴越的楼船则是水上的巨无霸。

  双方完全不是一个吨位的。

  吴越的楼船上不但配备了大量弓箭手,还配备了弩机。

  当然了除了这些水战的常规武器外,吴越水师还有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来自波斯湾的“猛火油”。

  吴越国海商不但纵横朝鲜同倭岛,还长期同波斯湾地区的阿拉伯人保持着贸易。

  尽管吴越地区不出产“猛火油”,但是它长期以来都是吴越军队的秘密武器。

  可以说他们是将“猛火油”投入实际作战的先驱。

  这时钱惟昱笑着对魏岑说道:“魏枢密一定很奇怪,为啥二十多年前徐温倾尽淮南之力集结了庞大的水师,依旧没能打下苏州。”

  “就是因为我吴越拥有猛火油,此物一旦燃烧起来可以迅速蔓延,如果用水非但无法将其浇灭,还会扩大其燃烧的范围。”

  然后魏岑仔细看了下装着猛火油的小型木桶,发现这些这装油的木桶,桶口和桶底的箍桶镶边居然是白银做的!

  他随即倒吸一口凉气,心想即便你吴越国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吧,居然把白银当成铁器用?

  钱惟昱说道:“魏枢密不必吃惊,这白银箍桶镶边之法,乃是武肃王钱鏐定下的规矩。”

  “这猛火油虽然厉害,但是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难保不被唐军意外缴获。”

  “但是普通士兵发现这些银制的镶边后,一定会将其卸下,把白银占为己有。这样一来桶中的猛火油定然漏光,士兵贪了银子,害怕责罚自然也不会上报,贵国也就得不到猛火油的任何信息了。”

  这时魏岑只感到自己的后背发凉,原本以为吴越弹丸小国,不过是依靠着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才能苟延残喘。

  没想到他们居然对于武备如此上心,难怪五十年来,唐国同杨吴都未曾打下过苏州。

  当年吴越国大火,将其武库的装备几乎全部被烧毁,唐国上下一致要求李昪出兵讨伐吴越。

  但是烈祖李昪始终不允,为此冯延巳还嘲笑其是一个不思进取的“田舍翁”。

  此刻他才明白先帝不攻打吴越是多么的高明,一定是当年他跟随徐温讨伐时亲眼见到过吴越军的战力才会如此。

  可是如此机密,钱惟昱为何要告诉自己?

  难道说他是要对自己进行灭口,所以才在自己面前炫耀一番?

  钱惟昱仿佛是看穿了魏岑心思说道:“魏枢密,苏州城其实也配备了大量的猛火油,只是你唐军的战力还没有强到让我们使用杀手锏的地步。”

  “我吴越无意图谋唐国领土,即便有时为了配合中原朝廷也并未全力以赴。恕我直言,你们唐国也奈何不了我吴越,两国还是罢兵言和的好!”

  魏岑突然眼前一亮,听钱惟昱的口气吴越是想求和了,若是自己能让取胜的吴越国主动求和,到时候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他说道:“既然贵国有意求和,又何必进攻无锡激怒我主?”

  钱惟昱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在魏枢密面前说这猛火油多厉害,你终究是没有印象,还是看看实际效果吧。”

  随着钱惟昱一声令下,吴越的楼船很快就用小型的抛石机将猛火油投掷到唐国的艨艟战船之上。

  当然此时银制的箍桶镶边已经被换成了蜡质的。

  南唐水师并不知道这些黑乎乎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但随着楼船上的火箭袭来,他们的战舰瞬间被点燃了。

  此时吴越楼船牢牢占据着上风口的位置。

  楼船的前方也有吴越国的艨艟船阻挡。

  想要逆风驾着火船点燃敌方楼船几乎没有可能。

  仅半个时辰的功夫,南唐太湖水师全军覆没。

  魏岑看的是目瞪口呆,不用想何敬洙的淮河水师肯定也是被这猛火油给击败的。

  但他还是强装镇定说道:“富阳侯,我还是劝你见好就收。如今你袭击无锡城,消灭太湖水师已经达到了向大唐证明吴越战力的目的。”

  “如果继续得寸进尺,只怕会真的激怒陛下,别忘了吴王李从嘉手中还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黑云都,若是黑云都出现在了这里,你吴越还能守的住苏州吗?”

  钱惟昱说道:“你们唐国老是喊我们‘越贼’,有道是贼不走空,本侯的船队已经出发了,自然不能半途而废。”

  “放心,干完这一票,本侯便亲自到金陵城同唐国议和,还劳烦魏枢密再替我们叫一次门吧?”

  此刻钱惟昱脸上洋溢着无比的自信。

  因为本次他袭击的目标不在太湖的东南岸,而是位于太湖西北岸的义兴。

  义兴也就是后世的宜兴,北宋年间为了避讳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才改名宜兴。

  根据钱惟昱的判断,尽管李弘冀很可能会瞒报部分败报,但是唐军在苏州,秀州,太湖同杭州湾,水陆战场接连惨败。

  折损的水陆军超过了两万人,即便是李弘冀再大胆也不可能完全瞒报。

  此时唐国的兵力一定都会集中到无锡、苏州一带以求稳住战线。

  义兴城一定是兵力空虚。

  于是他们又如法炮制,想继续用押运俘虏的套路诈开城门。

  魏岑的名头果然好使,很快他们又如同在无锡一般顺利的进入到了城内。

  不过这一次他们刚刚入城,城门就被关上了。

  然后义兴城头出现了大量伏兵。

  李从嘉站在城上高声说道:“魏枢密,多日未见你居然成了越贼的‘叫门枢密’,真是罪该万死。”

  “给我放箭!!!”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收藏、评论、打赏、追读支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