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东北匪事

第776章 两线作战

东北匪事 豆瓣算 5249 2025-02-15 04:36

  印度在东线打得火热的时候,其西线也变得紧张了起来。

  经过半年的刻苦训练,如今巴基斯坦的百万大军早已成军。

  甚至连最难成军的空军,也被东北国防军的教官们强拉硬拽地弄出来两千勉强能够升空作战的飞行员。

  而在印度的西部战区,其飞机的数量也仅仅五百架而已。

  而且他们的训练水平和现在的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差不多,都是半罐水都不到的水平。

  “安马将军,东部已经打起来了,我们这里是不是也应该行动了?”

  巴基斯坦的军事部长易普拉欣双眼冒着绿光。

  这个家伙一直就想报仇雪恨。

  去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可是被印度打惨了,整个国家差不多都让人给占领了。

  要不是印度在东边遭遇惨败,不得不从西面的占领区抽调兵力。

  到现在,巴基斯坦估计都处于被占领状态。

  安马很理解易普拉欣的心情,但是他还是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易普拉欣部长,你如果是在向我们战略,我还是认为现在不是时候,我们要等到印度在东部完全溃败了,才是我们最好的进攻时机。

  现在嘛,就算我们能够击败印度布置在西部的军队,我们也会损失惨重的。

  再说,我们这个方向可是没有援军的。我们只能依靠我们这一百万大军。

  人家东线不仅有二十多万的东北国防军,还有五十万的缅甸方面军,和东北国防军的第三舰队。

  虽然他们的总兵力比我们多不了多少,但是除了那五十万的孟加拉国军队和五十万的印度保安团,其它的可都是百战精锐。

  不是我吹牛,仅凭东北国防军和缅甸方面军在南亚的兵力就足以灭了印度的六百万大军。

  在精锐大军面前,新兵真的和送人头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安马的这一席话,易普拉欣是绝对赞同的。

  因为易普拉欣亲眼观摩了东北国防军教官团和巴基斯坦军队的对抗比赛。

  枪法什么的就不用比了,人家基本人人神枪手,而自己的巴基斯坦士兵则是基本靠信仰射击。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没有奢侈到几万发子弹都打不死一个人的情况下,步兵的精准射击尤为重要。

  巴基斯坦军队刚成军的,教官团队和巴基斯坦新鲜出炉的军队来了一次一个星期和一个团的比试。

  双方在几乎同等的装备下比试,结果让巴基斯坦军方大跌眼镜的是,一个营地教官团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把一个团的巴基斯坦军队给消灭了。

  而教官团的官兵仅仅战损十几个人而已。

  这个结果让巴基斯坦军队高层颇为无可奈何。

  当即立即询问作为东北国防军驻巴基斯坦的代言人爱新觉罗·安马。

  “安马将军,如何才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当时安马的答案就是,菜就多练。

  东北国防军的教官团,都是在东北国防军从军多年。

  而且人家在东北国防军训练那可是真的是刻苦训练的。

  不管巴基斯坦军方承认与否,在军事领域,东北国防军的战斗力要远远超过巴基斯坦军方。

  这样东北国防军继续充当巴基斯坦军队的教官,监督巴基斯坦军队的日常训练。

  时间又过去了几个月。

  相对于懒惰的印度军队,巴基斯坦军队的进步是明显的。

  至少枪法精准了不少。

  现在的东北国防军对于巴基斯坦来说,那可不仅仅是金主爸爸那么简单。

  半年时间,东北国防军给巴基斯坦带来了成套的兵工厂,上百条弹药生产线,已经能够满足巴基斯坦对弹药的需求。

  在民用工业方面,也帮巴基斯坦修建了大批的诸如面粉厂,食品厂等工厂。

  总之,这半年时间东北方面直接加快了巴基斯坦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在对印开战方面,东北国防军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再说安马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巴基斯坦的实力情况出发。

  等到印度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锐气再次被打没了,才是巴基斯坦出兵的时候。

  大战发生仅仅三天,在东线的印度军队就被联军反推几十公里。

  同时,损失一百多万的印度军队的后撤几乎成了溃败。

  而联军则跟在溃败的印军后面,不停接收印度丢失的土地以及溃散的军队。

  印度东北战区的再度溃败,给印度整个国家的军队都带来了极差的影响。

  2月20日晚上,安马找到巴基斯坦的军事部长易普拉欣。

  “易普拉欣部队,北部军队做好开战准备没有?”

  “安马顾问,我们前线早就做好了开战准备,就等着我们这里下达作战命令呢。”

  “明天一大早,对克什米尔的印度军队发起攻击吧!”

  “就等着你这句话了。”

  易普拉欣兴奋得快要蹦起来了。

  2月21日凌晨,东边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巴基斯坦北方靠近克什米尔地区的空军部队全部升空,完成编队以后,迅速杀往北方,他们的目标就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和临近地区的机场。

  战争第一步,打掉敌人的空中力量,这个打法很东北国防军。

  印度西北部的几个机场遇袭,标志着辛巴第二次战争的正式开始。

  几乎在同一时间,印度西北部的几个军事机场都遭到巴基斯坦空军的袭击。

  印度德里,统帅部。

  作为全军统帅的印度总理辛巴,感觉人生都是灰暗的。

  仅仅三天时间啊!

  三百多万的部队进攻一百多万人,结果居然是被人反推几十公里。

  损失大片国土不说,还是折损了一百多万军队。

  剩下的部队也处于溃败状态。

  整个东部战线已经崩塌了。

  在这个时候,西部居然也传来了坏消息。

  去年被印度打得几乎丧国的巴基斯坦居然趁火打劫,在这个节骨眼上向克什米尔地区发起了进攻。

  

  

直接就打掉了克什米尔及其周边地区的印度空军力量。

  印度在西部的空军力量本来就薄弱。

  被巴基斯坦这么一偷袭,使得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也失去了制空权。

  一旦失去制空权,就意味着什么,辛巴心里相当清楚。

  而巴基斯坦的背后不正是东北国防军嘛。

  如今在东部以弱势的军队把印度军队打得溃不成军,不正是东北国防军及其他所扶持的缅甸和孟加拉国军队吗?

  辛巴心里很清楚,西方国家大力扶持印度,其目的就是对抗东北国防军。

  这个时候,辛巴心里后悔了。

  东北国防军似乎根本就不是印度能够抗衡的。

  也正是这个时候,辛巴心里才突然想起,这几年里东北国防军可是战后打败了苏俄联军和米英联军的。

  而且都是在自身损失极小的情况下完胜对方的。

  这个时候,辛巴居然想的是如何与东北国防军和平共处的事情了。

  然而,这次印度又自动发起了战争,想要结束战争,似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去年,印度失去了东北七邦,今年还不知道印度会失去什么。

  希望不要失去太多。

  要不然,他辛巴就要成为印度的罪人了。

  “总理阁下,巴基斯坦已经出兵克什米尔地区了,我们在克什米尔地区的驻军已经呈溃败之势。”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满心的苦楚。

  辛辛苦苦练军半年,印度终于练出来四百万大军。

  而且地方上也练出来一百多万的保安团,这就使得印度的军队达到了恐怖的六百多万。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印度的这六百多万大军似乎没有什么卵用。

  仅仅三天,印度就再度失去一百多万大军。

  关键的问题就是,

  如果继续打下去,印度的六百多万大军也不经打啊!

  “我们在克什米尔地区驻军五十万,还有上千辆坦克,数百架战机,巴基斯坦不可能把他们的一百万大军都砸在克什米尔。”

  辛巴一脸的不可思议。

  “总理阁下,对方直接出动上千架战机偷袭了我们在克什米尔及其周边的空军基地,我们的飞机全部被击毁在机场。”

  国防部长辛格很是憋屈地说道。

  “失去了制空权,我们在克什米尔地区的驻军根本就抵挡不住巴基斯坦地面部队的进攻。

  仅仅一天的时间,我们在克什米尔地区的驻军就损失了三分之一。”

  “直接从克什米尔地区撤军吧。”

  辛巴很是无奈地说道。

  “放弃克什米尔地区,也就是在向巴基斯坦释放我们的善意。”

  “这就足够了吗?”

  辛格对此很是疑虑。

  毕竟,去年印度把巴基斯坦打得太惨了。

  直接把巴基斯坦给武装占据了啊!

  “除了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还能强占我们哪里呢?”

  辛巴一脸的不屑?

  “克什米尔地区主要居民是穆斯林,他们能够占领克什米尔地区,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说。

  巴基斯坦想要占领其它地区,当地的居民都不会同意。”

  毕竟,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都很清楚,他们的信仰决定了当地百姓更加愿意接受印度统治。

  但是,中国人就是这么奇葩,他们占领我们东北七邦,却没有引起那七个邦百姓的反抗。

  曼尼普尔邦的库基族人就不说了,他们自称来自华夏,那帮缅甸军说是缅甸军其实基本都是华夏人组成的。

  曼尼普尔邦的那帮库基族人不欢天喜地迎王师就不错了。

  另外六个邦和华夏人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可是他们却坦然接受了华夏人的统治。

  这就让辛巴心理不平衡了。

  要知道,印度将他们纳入统治的时候,这帮家伙都经常给印度中央政府找麻烦。

  现在华夏统治着他们,这帮家伙居然温顺得跟什么似的。

  也不管辛巴这个时候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印度被两面围攻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总理阁下,我们要是从克什米尔撤军后,巴基斯坦军队仍然在后面跟进,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这是被打得没有一点自信了。

  “向米国英国苏俄发起调停申请。”

  辛巴满脸的无奈。

  自己六百万大军也这么不经打吗?

  而且心里也充满了不甘。

  “同时调集全国的保安团,向战区挺进。

  我们耗也要耗死他们。

  不要忘了我们有三亿人口,能够当兵的人口足以有两千万。

  极限征兵甚至能够达到三千万。”

  然而辛巴似乎忘了,印度不是一个反抗性很强的地方,要不然印度历史也不会被外族征服多次了。

  联军要是把印度打得狠了,印度的老百姓,尤其是那些低种姓和贱民说不一定就会认为被华夏民族统治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同样是由于种姓制度,作为印度士兵主体的低种姓和贱民,他们不可能为了高种姓的利益去抛头颅洒热血。

  也就是说,如果打顺风仗,印度士兵或许会很是骁勇善战。

  一旦到了逆风战,或许残酷的阵地战,攻坚战,那么可能就要对不起了。

  对于这些印度士兵来说,当兵仅仅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想要他们拼死作战,对不起,那是不可能的。

  在追击印军的过程中,我军对那些投靠过来的印度士兵交代了,追击的过程中,尽量抓俘虏,一个俘虏的功勋相当击毙两个敌人。

  印度协作军的眼睛里都冒出了精光。

  在追击的过程中,那是一边劝降,一边突击。

  现在打人都尽量往脚上打,腿脚受伤了,就只能乖乖投降当战俘。

  而且,这些投靠过来的印度士兵,人家也是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

  这些士兵和曾经的他们完全一样,都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听到主家的意思是尽量活捉,这帮伪军兄弟居然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没错,这些低种姓和贱民,他们在印度社会上那就是社会底层,从来没有被那些高高在上的高种姓方人看。

  因此,在追击的过程中,印度士兵居然出现成建制投降的现象。

  这让我方士兵很是疑惑。

  按理说,仗打到现在这份上,对方应该进入保家卫国状态才对啊。

  怎么感觉这国家和他们没关系似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